做一个App前需要考虑的几件事。原文作者:limboy,本篇文章由标哥的笔记编辑整理并发布于本站,本文转载于文章原文链接,版本归原作者所有!
随着工具链的完善,语言的升级以及各种优质教程的涌现,做一个 App 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了。尽管如此,有些事情最好前期就做起来,避免当 App 有了一定规模后,再感慨当初为什么没有多留点心。
此处由标哥的技术博客站长点评:
看完本篇文章之后,也让我想起了不少以前做过的蠢事,做过很多重复的工作。之前在项目中使用过cocoalumberjack,个人感觉是很不错的日志管理框架。当然,不一定要求使用它,也在另一家公司里,原来的人将NSLog重定义了,改写了输出,但是总体并没有cocoalumberjack的强大。
使用git或者SVN提交代码时,一定要加上详细注释,否则出现问题时,都找不到是哪次提交的,而且没有好的注释也不利于code review。对于代码规范和编程准则,在公司通常都有要求的,除非你是来公司的第一人。其他就不多说了,大家慢慢体会吧,这些是很常用的!
以 iOS 为例,有时图方便,就直接用 NSLog 了,甚至线上都一直开着。一方面会影响性能,尤其是输出比较频繁的时候,另一方面也容易泄露敏感信息,所以一般做法是在 Release 模式下禁用 NSLog,比如在 pch 文件中,通过对环境的判断,对 NSLog 做不同的处理。
但这样仍会有问题,比如我们发现线上的 App 在特定场景下会有某种异常的表现,这时就很希望能有日志来提供更多的信息。可以考虑使用像cocoalumberjack这样功能更完善的第三方日志工具,在线上仍然开着日志,但不消费,这样就不会泄露敏感信息。当我们需要看日志时,可以通过「调试模式」打开它,然后连上iOS Console来看。
因为 Log 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,所以最好前期就规范起来,后期遍地都是 NSLog 时,再要改动会有点麻烦,当然也可以偷懒点,直接把 NSLog 的宏定义改了。
在前期开发的时候,往往为了快速实现功能,而忽略了 Commit Message 的规范,然后就会出现很随意的 Commit 信息。这样别人在 Review 代码时就会很累,写某个版本的 Release Notes 也会变得艰辛,甚至过一段时间自己都不知道这些 Commit 代表的意思。而如果自己也讲不清这次改动究竟该怎么描述时,往往是这次改动混杂了较多的信息。
这篇文章简洁精确地描述了为什么要写好 Commit Message,以及如何写。遵守这些规范后,就很方便产出这样的 Release Notes 了。
这个最好在前期就抓起来,如果前期不做约束,每个人的风格往往会有比较大的差异,导致代码看起来会比较累,甚至有些人是从其他语言转过来的,还会保留之前语言的一些书写习惯,就容易有「出戏」的感觉。一致的代码规范不仅看起来舒服,而且让团队更像一个整体。
这个实施起来会有一定难度,尤其是团队中有一些「老人」的时候,他们往往积累了一套自己的编程习惯,而且不容易被说服。
里面包含了「最佳实践」和「不要踩的坑」,这个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开发效率,避免一些低级错误。比如以 iOS 为例,「不要随便使用通知」,因为通知使用起来太方便了,用得多了调试起来就会很累,而且也不好管理;「通知用完之后记得 remove observer」;不要使用containsString (如果还需要支持 iOS 7 的话)。随着时间的累积,这份守则里的内容会越来越多,也是一件挺宝贵的财富。
这个在 Android 相对还好,基本都是通过 xml 来进行布局。在 iOS 里玩法就多了,有用 storyboard 的,有用 xib 的,有直接计算坐标和大小的,有用原生 autolayout 的,有用第三方布局类的。总之就是各显神通,尽量用同一种布局规范(但不建议直接计算坐标和大小),看起来也会方便些。
这是很重要的一块,客户端所有的数据基本就靠它了,所以尽量选择一个灵活、稳定的数据方案,同时最好在他们提供的 SDK 上再封一层,方便做一些额外的事情(比如想同时接入另一家服务作对比)。
统计埋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「验证」,是否有错打、漏打等现象;iOS / Android 是否有用同一个点;有些点还需要额外的参数,这些参数的格式是否正确等。这些工具往往只能自己来做了,这也是比较花时间的一部分。
App 架构会随着业务、人员的增长而演进,所以当发现当前的架构无法满足日常的业务迭代时,就需要考虑对它做调整了。一般来说,大方向上也就是 MVP / MVVM,等人员多起来时,基本就是组件化开发,当然组件化也会有它的问题(比如资源 / 类重用、组件间通信等),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在前期选择一个相对轻量级,但比较清晰的架构(尽量不要选择 MVC),大家都遵守这个架构开发,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。
虽然 Android、iOS 都原生支持 open 特定 scheme 的 url,不过可能的话,还是通过 router 统一处理会比较方便,也更灵活。比如可以知道注册了哪些 URL;可以知道页面的跳转成功率;方便处理一些奇奇怪怪的需求等。
在线配置可以赋予 App 极大的灵活性,比如运营的一些活动、banner 位调整、首页弹窗等;还可以针对特定机型、系统分发特定的内容,结合规则引擎甚至可以给一部分有相同特征的用户发推送;可以做流量切分等。所以一个强大/稳定的配置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,A/B Test 也可以基于配置中心来做。
这里有些注意事项,因为不少配置的值是运营填的,她们对 value 不那么敏感,所以会出现 value 为空,或者不是想要的类型,或者配了张图片,但是体积超大等,有可能造成客户端 crash / OOM 等异常表现,所以客户端要有足够强大的容错能力。
Crash 会给用户造成极大的负面体验,所以需要经常关注 Crash 情况,尤其是刚发版的那段时间。这块 fabric 做的比较好,只是由于是国外的服务,会有些许数据上的丢失,不过问题倒也不是很大,也可以考虑国内的一些服务,如 bugly,毕竟腾讯自己也在用。
这也是容易忽视的一点,当业务需求压过来时,先把功能实现了再说,而且在初期往往人手也不够,抽不出时间来做 Code Review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可以先 Review 一些核心的点,保证重要的代码是经过 Review 的,不太重要的业务代码可以先放放,等人员充足后再覆盖更大的范围。
Code Review 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代码质量,同时促进双方成长,一个担心点是质量偏低的代码比例如果较大的话,会影响开发者的心情,增加维护成本,日积月累就成了重重的「历史包袱」。
如果是使用 git 来做源码管理的话,可以采用flow模式,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,而且不少 git 工具也内置了 flow 的支持。这样当需要处理 feature / hotfix / 发版等场景时,就会很方便。
持续集成的目的是让产品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还能保证质量,当有错误发生时,可以第一时间被检查出来,方便修复。如果想偷懒的话,可以直接使用成熟的服务,如travis,也可以自己基于 Jenkins 来搭,iOS 的话,配合 fastlane 效果会更好。自己搭的好处是灵活度更大,可以加入一些个性化需求。
如果有打包平台的话,还可以定时出一个包,这样当发现某个功能使用起来有问题,代码上又没什么头绪时,可以对比以前的包来定位。
这个 Bug 包括测试阶段和线上的 Bug,Bug 管理工具有很多,使用在线服务或自己搭都可以,但要有,不然很有可能忘了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修复,哪些已经修复了。
在 App 开发初期,人员较少,沟通起来比较方便,所以很多需求当面就说了,一些原型/设计图可能也是直接 AirDrop 过来的,这样效率自然高,但不便管理。比如没有 prd,产品、开发的理解可能不一致,到头来发现做的不是产品想要的,或者一些细节不符合要求;设计图有更新,但没有同步到所有的开发;需求有变更,但当时在专心做某个 feature,可能就忘了,或者没有理解全面等。所以最好还是有一个项目管理工具来统一处理,再结合敏捷开发,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就容易得到保障。
一个 App 发布上线之后,要保证不出大的问题,就要在发布之前,先检查一下「一定不能出问题」的点是否正常,就像飞机起飞之前一定会走一遍 checklist 一样。比如推送是否正常、log 是否关闭、组件版本是否正确等,随着 App 功能的增加,这个 list 也会越来越长,虽然过一遍 checklist 会花费些时间,但跟收益相比还是值得的。
以上这些点是在感受不过不同量级的 App 开发后整理的,肯定还会有疏漏,不过如果真能做到这些,就已经很不错了,至少当有新人进来时,不会背上沉重的「历史包袱」。
承接:ThinkPHP项目开发、网站项目开发、微信项目开发、微信小程序项目开发、App开发,欢迎联系标哥QQ632840804